西安人最近走路都得盯着地面,不是怕踩水坑,而是怕踩到蘑菇。这句调侃背后是这座城市打破62年记录的持续39天降雨。从绿化带到砖缝,白色、褐色的野生蘑菇成簇冒出。气象数据显示土壤含水量达45%,气温在15-22℃之间,堪称真菌爆发的“黄金配方”。
永宁门城墙砖缝里钻出伞盖直径3厘米的乳白色蘑菇,兴庆宫公园的松树下聚集着成片褐色点柄乳牛肝菌。市民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些蘑菇多生长在潮湿腐殖质上,单日新增数量可达20余朵。植物学家解释,持续降雨使西安空气相对湿度长期保持在85%以上,超过绝大多数真菌繁殖的临界值。
西安市疾控中心紧急发布了对比图,显示剧毒“死亡帽”与食用口蘑有六处关键区别:前者菌褶纯白、菌环位于菌柄上部、基部有袋状菌托。近三年数据显示,陕西90%蘑菇中毒发生在雨季,2021年曾有患者误食15克“白毒伞”导致多器官衰竭。目前市政部门已在曲江池遗址公园等区域设置120块警示牌,社区工作者逐户发放“三不”宣传单。
明城墙安定门段的青苔厚度已达2毫米,文物保护员用软毛刷清理时发现部分砖缝已有粉末状脱落。大雁塔西侧墙面出现明显水渍带,红外热成像仪检测显示塔基含水量超标1.8倍。文物局启动应急预案,最紧迫的是给含光门遗址搭设防雨棚,这里新发现的唐代夯土层对湿度变化极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