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美国机场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显示,大量印度乘客坐着轮椅排成长队,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观看量达到120万次,引发了广泛讨论。

争议的核心在于“轮椅滥用”。一些网友批评这些看起来身体健康的乘客利用轮椅服务抢占优先登机权,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等待时间延长。此前媒体报道也提到,许多看似健康的印度游客在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使用轮椅。
更令人震惊的是,帖子中披露的数据表明,印度航空承认在印美航线上约有30%的乘客申请轮椅服务,这一比例远高于正常水平,引发了不少质疑。
面对这些质疑,公众意见出现了分歧。一位企业家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对使用轮椅服务的乘客额外收费5000卢比,以辨别真正需要服务的人。然而,这个提议很快遭到反对,批评者认为这不仅会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不便,还可能加剧对特定群体的偏见。
另一些网友则提供了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很多印度父母不懂英语,在大型机场里难以找到方向,子女预订轮椅是为了让他们顺利通过安检、换航站楼和取行李。还有人表示,尽管有些家长可能有小毛病,但大多数身体状况良好。只要规则没有禁止,人们就会选择使用这项服务。
实际上,机场轮椅服务本是为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保障的一部分。如今全球机场都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比如配置大容量无障碍电梯和优化通道设计,以方便行动不便者出行。然而,这项服务逐渐被滥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此前曾有一名32岁的印度男子为了偷渡美国,特意染白须发并坐轮椅伪装成老人,最终因神色慌张被识破。这表明轮椅服务的漏洞早已被不法分子盯上。
针对日益严重的争议,印度民航总局终于采取了行动。新规定明确,航空公司可以向身体健康或体格健壮的老年乘客收取轮椅服务费,但真正因年龄、健康或残疾需要帮助的人仍可免费使用服务。同时,民航总局提醒预订轮椅服务的乘客应提前到达机场,以便工作人员安排服务。
目前尚不清楚新规能否有效遏制“蹭轮椅”的现象。有人担心收费会误伤刚需群体,也有人认为只有提高成本才能杜绝滥用。这场争论本质上是规则与便利之间的博弈:既要保障特殊群体的权益,又要堵住被钻的空子。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