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中医药局启动了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这项举措旨在通过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医医保支付体系,以提供更优质且费用可控的中医药服务。
试点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约15个省份或地级市进行。两部门将分批制定适宜按病种付费的中医优势病种目录。试点地区需遵循“中医优势明显、临床路径清晰、诊疗效果确切”等原则,在国家目录框架内遴选本地病种,确保所选病种能真正体现中医药的疗效优势。
确立支付标准是本次试点的关键。各地需基于历史费用数据,合理确定每个中医优势病种的支付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对于外科类中医优势病种,可参照对应的西医病种支付标准;内科类病种则需综合考虑历史数据与西医保守治疗标准。国家医保局强调,试点后的支付标准不得低于试点前,以充分保障中医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两部门还支持将中医日间病房、康复病房等纳入按病种、床日付费范畴,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门诊中医药服务,并对中医医共体在医保总额上给予倾斜,构建全方位的中医药发展支持体系。
按照计划,试点地区将在2至3年内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两部门将组建联合专家组,监测评估试点成效,确保这一关乎中医药长远发展的支付标准体系科学稳健地建立起来。
中医优势病种指的是在治疗特定疾病时,中医药疗法表现出独特疗效和价值的一类病种,常见于慢性病、功能失调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等领域。按病种付费是一种医保支付方式,将患者治疗全过程标准化为一个定额支付标准,医保部门按此预设标准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这种方式旨在激励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