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方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禁止其进入中国境内,冻结其在华资产,并限制其与中国的商业往来。
谭主注意到,这是外交部在近年来公开的反制裁清单和措施中,首次针对日本政客实施反制。
这次对石平的反制,是以外交部令的形式宣布的。
这种形式并不常见。迄今为止,我国一共只有14次通过外交部令来宣布反制裁措施。其中12次针对美国,另外两次,一个是加拿大,一个就是日本。
这次制裁有何特殊之处,又反映了中国反制能力的哪些变化,谭主想分享一些看法。
这次的反制对象石平,原是中国人,26岁赴日留学,45岁转为日本国籍。在此之后,几乎在所有涉及中日关系的敏感议题上,他都罔顾事实:
不仅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台独”分裂分子;
还支持日本政要参拜日本靖国神社;
并声称钓鱼岛并非中国领土;
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2009年起,他在日本右翼媒体长期散播不实言论,至今数百期,几乎期期都在抹黑中国。
一个“只会发表歧视性言论”的政客,并未赢得日本民众信服。
恶行累积,中方便依据相关法律,对此人采取三类反制措施。
这几条措施,彻底斩断了此人与中国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