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财富的代际转移在娃哈哈与宗馥莉身上呈现出戏剧性,既讽刺又现实。随着宗庆后一代逐渐退出中国商业舞台,二代宗馥莉接班成为关键角色,未来类似的案例会越来越多。
企业的命运与关键人物紧密相连,在时代浪潮中起落。对于接班人来说,接班不仅关乎家族和家业,还涉及自我证明和社会期望。二代走上前台,标志着富一代和二代之间关于财富继承的转折,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分配的一部分。
这些年,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出现了较多二代接班的案例,不少二代已在自家企业担任要职。宗馥莉接班娃哈哈面临的困境是普遍现象。她需要面对不由己的被动局面,若想破题则需处处主动。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因素包括环境不同、理念差异、能力断档、规划缺失以及复杂的家族关系。
拥有大量民企的制造业是中国实体经济转型的最前线。企业接班与转型升级叠加,使接班的二代面临更大的挑战。粗放的拼规模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面临的是经济增长放缓、产能过剩、成本抬升等压力。要突围,就要学会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拓全球市场。
另一种剧本是“主动”而为所陷入的困境。带着父辈积累的财富,开创自己的事业,用不同于父辈的方式赚钱。他们有的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有的进军电竞、直播、医美等新兴行业,事业版图不再拘泥于父辈,难免也交了不少学费。
如何走出困境,打造一个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关键。不过,目前很多民营企业还是以家族企业为主,正向现代化公司治理转型。因此,“家族成员+职业经理人”的组合很常见,接班人如何与职业经理人团队融合是一个难题。
在中国“50后”“60后”企业家步入暮年之际,科学、理性、向善的家族财富管理和公司治理对未来的中国社会至关重要。有效的继承和接班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中国的民营企业几乎是崭新的,我们还缺乏财富传统,还没有像“洛克菲勒家族”或“肯尼迪家族”那样的教科书。
接班没有标准答案。不一定要另起炉灶,不一定子承父业。能在技术、市场或供应链等某一个维度有所建树,实现突破,亦是成功。敢想、敢做、会做、能做,相比于获得巨额财富,掌握高超的“财技”,运营财富背后的资源与人脉网,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谋求企业某种程度的新生,才会让接班两个字分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