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给课本挑错新教材真的改了”事件登上热搜。据悉,浙江临海四年级的小学生陈一逸是个十足的动物迷,去年2月,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时,看到第二单元第七课《鹿角和鹿脚》(文章选自《伊索寓言》)课文讲述一头鹿遇到了一只狮子,陈一逸发现文中配图用的是梅花鹿,与内容实际不符合。“梅花鹿是不可能遇上狮子的,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与印度,梅花鹿是在俄罗斯、中国还有日本,没有任何交叉的地方。”得知了儿子的疑惑后,妈妈李女士先是肯定儿子善于观察的精神并鼓励他查资料找答案。
之后,陈一逸搜索了很多信息,又在网上请教专业人员,最终认为文章里说的那头鹿有可能是印度的豚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母子俩给出版社写了封信说明这一情况,没想到不久后他们就收到了出版社的回信,他说:“希望小朋友能多多发现问题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妈妈李女士也表示他们写信只是鼓励孩子敢于发现,勇于探索。“希望他的好奇心可以伴随着他,让他知道做所有的事情,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而结果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更让母子俩没想到的是,新学期三年级的语文新书中这一课的配图真的改了,插画中小鹿身上的斑点没了。
全国小学不是全部统一教材,只是统一了部分教材。
小学教材使用较多的是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有些是新课标,有些还是延用以前的版本。小学教材编写教材是有国家教委和省级教委两种审批方式。
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城乡差异和各省市区的教学水平差异。有的省份是教育大学,教育发达,在教材的编写上,就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对于中小学生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提高。
有的省份是落后省份,教育欠发达,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学教育首先是要考虑普及程度,而不是考虑难度。同时,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适应性。
比如,对于农村地区较多的省份,城市化率较低的省份,如果教材中主要的内容,都是城市学生才能理解的内容,乡村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