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完全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完成了历史性飞行,这一突破将改变整个制造业格局。中国航发集团宣布,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涡喷发动机首次飞行试验成功,飞行高度达6000米,速度为0.75马赫,持续30分钟全程正常工作。
这是全球航空制造领域的重大进展,标志着3D打印技术从实验室正式迈向工程应用,我国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上开辟了新路径。传统发动机制造需要上千个零件,而3D打印实现了整体成型,极大简化结构。制造周期从以年计算缩短到以周计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也将大幅降低,减少组装环节和提高材料利用率,综合成本有望降半。更重要的是,设计自由度提升,可以制造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
航空制造企业将率先受益,3D打印技术可应用于飞机多个部件制造。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央企在增材制造领域早有布局。无人机产业将迎来新发展,低成本发动机制造将打开更多应用场景。商业航天也将获得重要支撑,降低发射成本,使太空探索更加触手可及。
金属3D打印材料需求激增,航空级钛合金、高温合金等特种材料前景广阔。打印设备制造商迎来机遇,大型工业级3D打印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设计与服务同样重要,需要专业团队将设计转化为可打印模型。全产业链都将受益,从材料到设备,从设计到后处理,机会层层递进。
这项技术不仅会重塑航空业,还将影响能源、医疗等领域。燃气轮机制造可能跟进,同样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动力装备。精密仪器制造获得新工具,复杂内部结构不再受制于传统工艺。模具行业也将变革,3D打印实现快速原型制造,缩短研发周期。
投资者应选择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在这个领域,技术积累就是护城河。关注有实际订单的公司,概念炒作风险大,实打实的业务更重要。布局全产业链优质标的,从材料到应用,各个环节都存在机会。估值要合理,避免追高,新兴技术需要时间沉淀,耐心很重要。
这是一个长赛道,3D打印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刚刚开始。选择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技术实力是最大保障。关注政策支持方向,高端制造是国家重点扶持领域。保持理性,控制仓位,新兴技术投资需要谨慎对待。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