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东北孩子,在北京十年。总有人问我:“非得上北京干啥?”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直到上周六。
那天下午秋高气爽,我闲坐在窗前,突发奇想,从书架上取了本书,跨上自行车,骑到大观园,一路行至沁芳亭,坐在旁边开始看《红楼梦》。

图源:北京大观园公众号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我抬起头,眼前景色虽和书中季节不同,却与描写格外相近。不远处是打卡的游客、锻炼的市民、遛娃的家长,人在书中游。
在这处承载着红楼文化的空间里,“四大名著”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走近了寻常百姓。
那一刻,我忽然有了答案。北京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更是一座文化之都,这份文化气息与民生温暖无可替代。
文娱生活触手可及
读书时虽学过《牡丹亭》,但那于我终究是遥远的高山流水,直到我来到北京,才真正把戏剧变成了日常里的热爱。
不久前,我在首都剧场看了冯远征老师主演的《张居正》,至今想起仍心潮澎湃。他身着明制官袍,朝堂上与佞臣争辩时眼神锐利如锋,谈及民生疾苦时又满含悲悯,把一位改革家的复杂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剧中对那段历史的深刻解构,让我对历史题材话剧有了全新认知,而这场让我久久难忘的演出,正是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活动之一。
这个已连续举办了12届的活动,是北京给市民的文化福利。演出、市集、展览、电影样样齐全,不同喜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头好。正如冯远征院长所说:“十五五”期间,北京人艺会守着“守正创新”的方向,既深耕精品剧目,也用普及活动让更多人走进戏剧。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