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项目在广州开赛。最引人注目的并非金牌归属,而是昔日奥运赛场上的女子双人10米跳台搭档全红婵与陈芋汐在全运会上各自为战。全红婵与广东队新秀王伟莹搭档,而陈芋汐则与上海队队友掌敏洁组合出战。这种变化揭示了中国竞技体育“以省为单位”组队模式的深层逻辑与挑战,引发关于这种体制对国家队全球竞争力和个人发展影响的讨论。

全红婵曾以“水花消失术”惊艳世界,但经历身高猛增、体重变化及伤病困扰后,阔别赛场183天,此次全运会仅参加团体和双人项目,放弃了单人10米台。陈芋汐则与2025年世锦赛双人10米台冠军掌敏洁强强联合,使得双人项目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拆对”与“重组”是全运会省队制的必然产物,短期内提升了比赛观赏性和竞争激烈程度,但对运动员技术延续性、国家队梯队建设的影响值得深思。

全运会省队制在过去几十年为中国竞技体育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将体育资源和荣誉与省级行政单位深度绑定,激励各省市投入大量资源,建立起从基层体校到省队的金字塔式训练体系。例如,浙江省U18女足通过创新的“省队市办”模式,在第十五届全运会足球项目女子U18组决赛中获得铜牌。湖北足球的“61530X行动”也构建了立体化、现代化的青训体系,持续向各级国家队输送人才。

国家体育总局近期印发的《合作组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地方承办国家队,如浙江承办板球国家队、四川承办壁球国家队。这种“委托承办”模式整合了地方资源,推动小众项目的发展,提升奥运备战效能,增强了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感。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