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国家安全部发布国家安全机关典型案例解析。小杰是西藏某高校的一名大学生,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旅行经历和探店攻略。某天,他在社交平台收到一名自称“小椰”的美女旅游博主的私信。“小椰”称自己为某自媒体公司签约博主,准备到西藏拍摄旅游视频,并询问小杰是否有兴趣一起创作。
两人添加微信后开始频繁互动。熟络之后,“小椰”提出想制作一期以“不为人知的小众景点”为主题的爆点视频,挖掘“被忽视的角落”。她发给小杰十多个地理位置坐标,希望他先去拍摄,等她到了当地再合作拍摄其他探店视频。作为回报,“小椰”承诺会给小杰劳务费,并推荐他进入其公司实习。
然而,“赏识”和“机会”并未冲昏小杰的头脑。他将“小椰”提供的地理位置输入地图中查看,发现有多处紧邻军事管理区。小杰立刻对“小椰”的意图产生了质疑,想起老师曾多次叮嘱当地是重要的边境地区和交通枢纽,战略地位突出。于是,他第一时间拨打了12339,向国家安全机关提供了整个交往过程、对方的账号信息以及所有聊天记录。
国家安全机关迅速开展调查,成功锁定了以“小椰”为伪装的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及背后组织,查明其以相同的套路诱导、策反了境内100余名人员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小杰因举报有功,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和学校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