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制修订工作。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2日。
此次标准制定工作是为了应对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新技术带来的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的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该标准旨在引导企业规范车门内外把手的产品设计,提高门把手的安全性能,从而全面提升车辆安全水平。
针对车门外把手,征求意见稿提到,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需确保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能够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此外,每个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下,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不应小于60mm×20mm×25mm。这表明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的设计被明确禁止,以提升救援便利性。
关于车门内把手,征求意见稿指出,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能够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该把手释放门锁并开启车门。若装备了电动式车门内把手,还应配备具有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作为应急备用。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因其美观、科技感强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断电失效、夹手等问题,存在逃生和救援风险。特斯拉设计总监Franz von Holzhausen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特斯拉正在重新设计其车门把手系统,新设计旨在让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更直观地操作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