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黄润秋指出,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的新进展。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蓝天保卫战方面,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20%。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也超过90%。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方面,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亿吨的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新进展。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共发现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