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水牛特征,投资者关注资金流入来源、基本面与流动性的关系、低位估值品种的机会、科创板的涨势及策略应对思路等关键问题。
机构资金净流入显著回暖。中信证券数据显示,公募主动型产品6月份新发规模已超过净赎回,尽管主动权益产品未成为市场热点,但行业表现超越基准,市场回暖趋势明显。7月已有两只公募产品发行规模超过20亿元,整体发行水平高于2024年以来的月均水平。私募备案规模在6月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25%,私募仓位维持在82%高位,显示机构投资者信心增强。
散户资金流入速度加快。最新数据显示,散户保证金余额超过去年10月高点,融资余额稳步上升,截至7月25日达到19283亿元,接近2024年最高水平。宽基ETF净流出和题材类ETF净流入形成对比,尤其是周期制造和科技类ETF,显示出散户资金蓄势待发和市场热度提升。
针对基本面与流动性阶段性背离的水牛行情,历史数据表明,自2010年以来背离行情通常不会延续超过4个月。当前水牛行情尚在初期,若增量政策推动,基本面有望改善。情绪指标方面,市场尚未亢奋,股指期货基差率回落,显示市场情绪理性。
反内卷叙事背景下,低位低估值品种受到关注。目前反内卷主题行情处于政策未明阶段,集中在建筑建材、基础化工、钢铁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建议关注关注度较低但潜力巨大的细分领域龙头,如聚氨酯、LED、涤纶等材料。其他低估值周期品种如高空作业车、橡胶及锂电产业链也值得关注。
科创板补涨机会方面,自4月以来,科创板表现滞后于其他市场指数。预计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为多个细分领域带来催化效应。随着政策推进,科创板经历长时间滞涨后或将面临补涨契机。减持新规影响下,一些控股股东暂时无法减持,可能成为资金追逐目标。
突破3600点后,建议投资者增配恒生科技和科创相关产品,继续围绕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及游戏等行业进行轮动。同时保持对反内卷品种的关注,中报季结束后,若关税战预期趋于稳定,出海相关板块或将迎来新行情。
尽管市场面临外部扰动和宏观不确定性,但随着市场结构变化和资金流动性改善,投资者可以聚焦行业,确保持股稳定性,避免频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