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一向以奢华著称,但近年来却出现了大量低价游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低得惊人,例如6天5晚的行程正常价格至少需要6000至7000元,而低价团只需一两千甚至几百元。这样的价格连单程机票费用都难以覆盖,显然存在猫腻。
旅行社销售解释说低价是因为有“国补”,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实际上,这些低价游通过几种方式获取利润。一种是一次性收取2000至3000元的服务费来补贴团费,并搭配一些强制消费项目,如登哈利法塔快速通道、清真寺租借长袍、沙漠拍照等。另一种是通过高价售卖自费项目赚取差价,地陪导游会积极推荐各种自费项目,报价比市场高出两到三倍。此外,购物返佣也是常见手段,游客会被带进多家店铺,诱导购物。
尽管迪拜拥有顶级的酒店和度假资源,但低价游依然盛行。据游够文旅创始人贺振斌透露,做低价游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受免签政策影响,直飞航班增加导致航空资源库存增多,出票率不足会带来高额扣款;二是部分欧洲、日本、东南亚旅游的旅行社业务恢复不理想,误以为迪拜旅游门槛低,转向低价游市场。
低价游主要吸引的是没有太多旅行经验、对旅游认知程度不高的客群,尤其是下沉市场的消费者。然而,低价游不仅损害了游客权益,也破坏了整个市场的秩序。曾经的迪拜旅游市场对于深耕中东非市场的旅行社来说是一片沃土,但在低价游的影响下,市场变得混乱不堪。
事实上,迪拜低价游早已存在,近年来在经济环境和消费结构变化下变得更加猖狂。这些旅行社在赌自己能收割一波韭菜,但长远来看并不一定赚钱。根据《2025阿拉伯旅游市场趋势报告》,中东旅游市场将持续扩容,中国游客在中东的休闲旅游消费总额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130%。除了低价游,高品质旅游产品也在不断迭代,定制精品小团逐渐取代大团成为新趋势。
目前,迪拜旅游正面临低价游搅局和市场需求更新迭代的双重挑战。尚不清楚今年的低价游乱象是否会对最终数据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