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高铁上能不能吃泡面”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中国铁路12306官网中的注意事项指出:旅客列车车厢属于封闭空间,为创造良好旅途环境,确保空气清新,建议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
高铁用餐作为一个老话题,再次引起热议是因为这则注意事项显得有些“扎眼”。把泡面同榴莲并列,在公众看来像是一个脱离现实的“强制规定”。如果真的照此执行,那么车厢内有人食用泡面该如何处罚?对此,12306多地客服热线回应称,高铁没有禁止食用方便面的规定,如果旅客认为他人食用浓重气味食物造成了影响,可以直接向列车工作人员反映。因此,铁路部门有必要明确解释,官网这一注意事项是否不具有强制力,而更像是一个倡导性建议。
铁路部门提出这一建议不难理解,由于高铁车厢空间封闭、空气流动性不强,泡面味道容易引发乘客矛盾。但明明是为了大家好,为何很多人不买账?正餐恐怕都有味道,哪些浓重、哪些无味因人而异。不少网友表示,高铁盒饭的味道同样“气味浓重”甚至难闻,“众鼻难调”之下,不能只对方便面“出手”。更重要的是,除了经济实惠、食用便捷的方便面,旅客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官方以榴莲、方便面为例,可能是因为前者反感最多、后者争议最大。一味呼吁“别吃泡面”,恰恰触到了公众的高铁用餐痛点。根据《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列车被要求供应高、中、低不同价位的盒饭,但在具体执行上,很多地方推出的15元、30元、45元三个价位的盒饭,尤其是15元左右的盒饭还常常被乘客反映“买不到”。可见,提高高铁盒饭性价比是公众长久以来的呼声,这一用餐痛点不能解决,善意的“请勿食用方便面”就很容易被理解为“只管理不服务”、缺少人情味的空话。
事实上,目前已有一些铁路局推出地方特色餐食,还有不少车次推出了平价盒饭,12306也推出了点外卖服务。但具体情况上,有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平价盒饭普及范围不高,外卖服务还需在列车到达该站前1小时下单,并且每单配送费8元。可以看到,高铁餐饮服务有待改进的地方依旧很多:餐饮服务上,让价格更透明实惠、多价位供应更充足;硬件设施上,也不妨进一步提升餐吧空间利用率、给出清晰指引。对于乘客在车上用餐带来的气味问题,治理思路应是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实现疏堵结合,这场关乎泡面的争论自然也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