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都有到车检站进行年检的经历,车辆年检可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督促加强汽车的维护保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机动车年检除了安全性能外,还需检测排放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然而,一些机动车排放检验第三方机构存在让不合格车辆通过检验或让无问题车辆无法通过检测并推销“检测包过”服务的现象。
2024年下半年,沈阳市生态环保部门在分析机动车检测站数据时发现一家检测机构提交的数据异常。OBD编码出现大量一致的情况,从2023年5月到2024年10月,共有13000条一致的编码。OBD系统用于监控汽车尾气是否超标,按规定,年检时必须读取OBD数据,通过后才能进行尾气采样检测。通常只有同一型号同一批次的车辆OBD编码才会一致,因此环保部门初步判断该检测站使用了OBD作弊设备。
环保和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前往该检测站调查,发现一台正在工作的OBD作弊器。这种设备代替车辆电脑生成虚假数据,导致13000多条高度一致的编码。检测站负责人承认作弊器是在网上购买的。OBD作弊器体积小、成本低、用法简单,被一些非法检测机构利用,形成灰色产业链。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为15760家,相比2020年增长约30%。随着竞争加剧,检测机构用各种手段进行检测造假,以让不合格车辆通过检测。2023年底,安徽省马鞍山市环保部门发现一家检测站老旧车辆的检测通过率偏高。十年以上车龄的机动车排放几乎不超标,这不符合常理。联合调查组发现检测站对有些车辆检测时违背操作流程,人为中断检测并在复检时修改参数,使车辆顺利过检。这家检测站共出具虚假检验报告500余份,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