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有两则新闻成为热点:一是大量游客涌入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二是订不到酒店的游客住进了湖北宣恩县文旅局长家中。关于后者的消息在5月3日晚间开始发酵,并于次日达到热度高峰。
从宣传角度来看,隶属湖北恩施州的宣恩县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一大赢家。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积极报道,宣恩县因此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爱心的旅游目的地,对后续旅游业发展大有裨益。5月2日晚上,游客王女士一行因找不到房间而入住宣恩县文旅局长家。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宣恩的喜爱之情,表示下次还会再来。
然而,从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来看,此事引发了一些思考。例如,宣恩县是否对此次五一假期客流量做了充分预判?据相关报道,在5月2日深夜11时至12时,宣恩县文旅局还在微信群里向系统内员工征集家中多余房间。到5月3日,宣恩县在民族体育馆内设置了100个应急床位供游客使用。这似乎表明宣恩县在5月1日至2日期间对游客数量的预估和准备存在不足。
另外,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作为湖北省唯一一个以县城为核心的4A级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显著增长。这意味着一到公共假日,县城宾馆房间紧张将成为常态。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前规划新建酒店或预备好应急住宿设施,以免每次都依赖干部和居民的个人“牺牲”。
每一次突发事件中的暖心之举虽能感动人心,但也提醒我们应从制度层面完善文旅服务。所有假期游客集中涌入的区域都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包括及时掌握酒店预订情况、实时获取游客数据、提前准备应急措施和完善游客疏导指挥体系等。如果宣恩县在5月2日之前已经在公共场馆内预留了一定数量的应急床位,那么“深夜摇人”的事件或许可以避免。备而不用总比用时无备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