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是大观园的希望,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长子长孙,也是因为他在那个时代里与众不同。近日,有越剧演员在提及新戏《我的大观园》中自己饰演的贾宝玉一角时的这番解读,引发争议。不少网友质疑:“宝二爷”怎么就被当成“长子长孙”了?
熟悉原著的读者都了解,《红楼梦》中,贾府分宁、荣二府,而按古制,“长子长孙”应该是宁国府的贾珍。如果荣国府一定要论“长子长孙”,则贾琏更为适合。哪怕从贾政一家来说,贾宝玉之前也有早亡的贾珠。
《红楼梦》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有些人物的身份甚至相对隐微未有定论,但这样的失误还是刺激了公众对于经典作品的集体认知。人们对此较真,一方面是对经典文化的尊重与捍卫,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扮演者能够潜下心来细读原著,捋顺基本的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这也是对一位优秀演员的真诚期待。
单从“宝二爷”等日常称谓来看,也不该出现“贾宝玉是长子长孙”这样的失误。当然,也不排除《我的大观园》对原著及人物关系有所改编,以至于演员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发生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戏曲与影视学系主任郭必强分析,《我的大观园》作为实验性改编剧目,本意是通过年轻视角重构经典IP,但主创团队为强化戏剧冲突,刻意模糊原著人物关系谱系。此番争议说明,对于经典阐释的边界,创作者应谨慎再谨慎。
一些网友之所以对这种失误如此较真,并非一味掉书袋、过于吹毛求疵,而是希望演员们在演绎《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时,能够对作品本身有所敬畏,避免让戏剧成为浮于表面的皮毛之作。当然,公众也不能因为对内容较真就对演员上纲上线,甚至人身攻击。包容一位演员的失误,也是包容每一位曾经读错字、说错话的自己。此番争论不是要去驳倒某一个人,而是普及一个知识点,甚至再度推广这部经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