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傍晚,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山区飘着细雪,帕哈尔加姆镇的枪声打破了宁静。26名游客在袭击中丧生,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坦克在实控线两侧对峙,两国核武库的倒计时仿佛在雪地里发出滴答声。这场恐袭迅速演变成可能改写世界格局的危机。
冲突升级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期。4月24日,印度宣布暂停执行1960年与巴基斯坦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单方面撕毁了这一维系两国65年的“生命线”协议。印度陆军参谋长带领部队进驻克什米尔,空军出动最先进的“阵风”战机进行演练,海军驱逐舰“苏拉特”号也在印度洋试射了新型防空导弹。巴基斯坦则关闭领空,禁止所有印度航班通行,并切断与印度的所有贸易往来。巴方还警告,如果印度断水,就等同于宣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派遣特别代表前往伊斯兰堡和德里,但双方均未给予回应。印度总理莫迪在电视上强硬表态,称印度将追捕每一个恐怖分子。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则警告全面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两国现在都将核导弹对准对方,局势异常紧张。
这场冲突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历史恩怨。1947年英国殖民者离开时,用《蒙巴顿方案》把印度和巴基斯坦按宗教分开,但克什米尔这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成了争议焦点。印度控制区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而巴基斯坦则希望帮助穆斯林兄弟“回家”。双方为此打了三次大战,近年来也多次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