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公布了河北、江苏、河南等地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典型案例,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的要求。案例中涉及的问题包括提前开学和违规补课等,相关省份教育部门对涉事学校进行了全省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以及荣誉称号,同时免去了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职务。
通知强调,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过长、节假日补课等不规范办学行为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及教育形象。各地应树立“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化依法治教与依法治校,确保学生合法休息权益得到保障。
要求各地从被查处学校的教训中深刻反思,认识到违规补课及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危害性;明确合理安排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的重要性,充分保障学生睡眠和自主学习互动的时间作为基本底线;禁止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间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查处不力、敷衍塞责的地方,以及顶风违规、屡禁不止的学校和个人,将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此外,教育部还公布了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的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