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的票房持续增长,已经突破120亿,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八,并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然而,《哪吒2》爆火后,舆论风向变得复杂。很多网友的讨论超越了电影本身,开始强化一种民族情绪。例如,网络上出现了“升国旗”的热潮。这种希望中国电影创造历史成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情绪逐渐失控。有些人认为不称赞《哪吒2》就是别有用心,给《美国队长4》排片就是卖国奴。甚至有人造谣和树靶子拉仇恨。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票房上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新里程碑。这部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集体潜意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长久以来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自1994年引进好莱坞大片以来,中国的票房冠军长期被外国电影占据。直到2015年,《捉妖记》打破了这一局面,随后《美人鱼》、《战狼2》、《长津湖》等影片相继刷新纪录,最终《哪吒2》达到了新的高度。
回顾这段历程,可以看到国产电影不断逆袭,逐步夺回本土市场的过程。《哪吒2》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是因为它叠加了多层优势。首先,技术条件不断提升,从《捉妖记》到《流浪地球》,再到《哪吒2》,视觉效果越来越好。其次,故事内容本土化,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电影传达了深刻的内核,如反抗精神和国家复兴的渴望,这些都深深触动了观众的情感。
尽管如此,将过多的民族情绪带入电影讨论和票房竞争中并不合适。有的行为甚至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实际上,国产电影整体仍存在许多问题,类型单一,质量参差不齐。这次《哪吒2》的成功更多是饺子及其团队以及一些精益求精的中国动画人的努力结果,而不是那些滥竽充数者的成功。希望《哪吒2》的成功能激励更多的优质作品出现,推动国产电影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