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涨价后打折严查电商骗国补。国家补贴应该直接惠及消费者,而不应成为平台和商家获取不当利益的工具。今年1月初,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文明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要求对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违法行为以及套取补贴资金的经营主体取消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
然而,在部分电商平台上,一些自营旗舰店的商品出现了“先涨价后打折”的情况,导致消费者未能真正享受到国家补贴。例如,有消费者在某平台的自营旗舰店购买了幼儿园被子三件套,结果享受国家补贴后反而贵了14.57元;另一款参与国补的相机在短短四天内价格上涨了18.52%。甚至有消费者反映,有的产品一天内会多次调价。
商品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短期内同一件商品消费者在享受国家补贴后却支付更高价格显然不合理。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国家补贴的惠民效果,也抑制了消费提振作用,损害了政策公信力。“先涨价后打折”的行为涉嫌价格欺诈,平台和商家需对此负责,相关部门也应跟进调查。
为防止补贴资金被骗取和套用,新一轮“两新”政策实施过程中需筑牢防骗补防火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参加国补商品的价格保护机制,避免留下“先涨价后打折”的空子。相关部门应指导平台评估、优化规则,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国补商品价格的动态监督,及时预警异常情况。
此外,应提高恶意骗补行为的违法成本。对于试图通过肆意调价来薅国补羊毛的商家和平台,不仅要取消其参与活动的资格,还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实施国补政策不仅是对消费者的让利,也是商家的促销机会。许多商家为了达到参与活动的标准,在新一轮国补上线前夕集体降价,显示出对国补活动的高度期待。因此,从平台到商家都应珍惜这一机遇,积极遵守和维护政策实施的规范性,确保国补真正让消费者和商家共赢。
国家补贴应当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受益,不应成为平台和商家的利益狂欢。对于以“先涨价后打折”、虚假比价等行为来谋取私利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