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上链接!”“只剩最后100单!”……“双11”大促期间,一些电商主播频繁发布惊人的销售数据和商品热销氛围,诱导消费者下单。然而,有消费者反映,部分直播间内的“限时福利”并不“限时”,一些声称“已抢空”的产品仍然在售。

这些直播间的热销数据是否真实?直播电商环境如何治理?

近日,在某平台直播间,一名主播推销一款号称是“骨折价”的羊毛衫。该主播称:“今天是主播生日场,特价只维持5分钟,卖完就没货!”开售后,直播间滚动着用户购买信息。随后,主播宣布延长5分钟的特价时间。但第二天,这件羊毛衫再次出现在同一直播间。
超高的在线人数、“秒没”的库存、“最后几单”的话术,极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一位消费者表示,每当听到“限时抢”时,就会感到紧迫感,不知不觉就下了单。
真相究竟如何?业内人士透露,许多直播间里“库存秒空”的情节都是精心设计的“演出”。这是一种“饥饿营销”的手段。广东佛山的一位消费者曾在一个直播间蹲守十几分钟,发现评论区来来回回只有几个人,但一说上链接,库存很快被抢空。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只有自己是真消费,其他人都是“托儿”。
为了获得更多曝光,有的商家和主播会提前在系统后台设定好库存,找水军在评论区互动刷好评,配合直播脚本制造“秒空”假象,进而吸引真流量进场。有些直播间的真实成交率甚至不到5%。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