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营收增长普遍承压,非息收入同比下滑成为突出特征。截至三季度末,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4家非息收入同比负增长,8家投资净收益同比下滑。
多家银行在业绩解读中表示,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的估值损失是拖累非息收入乃至整体营收的核心因素。业内普遍关注,央行近期宣布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能否为四季度债市走势及银行非息收入修复注入关键变量。
前三季度,债券市场走势震荡,不少银行在财报中感受到“阵痛”。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42家上市银行中有24家非息收入同比下降,31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负,占比超过七成。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债市收益率持续上行,债券价格下跌,令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出现账面损失,成为压制非息收入的核心因素。
某上市城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去年三季度债市行情较好,收益率水平低、估值上涨,而今年缺乏利好,收益率反弹使得债券价格回落,从而影响了投资收益。”
从单家银行来看,招商银行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下亏损幅度最大,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达88.2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亏损达到40.08亿元,占比接近一半。紧随其后的是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对应亏损金额分别为49.82亿元和45.05亿元。
招商银行在财报中称,债券及基金投资收益减少是非息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光大银行董事会秘书张旭阳也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债券利率上行、估值损益下降,叠加去年基数较高,导致第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降幅明显。华夏银行行长瞿纲亦表示,债市波动使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重估带来较大损失。南京银行副行长江志纯则分析称,三季度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收益率震荡上行,债券市场情绪偏弱,投资端承压明显。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