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群自称爱心人士的车队开进广东清远迎咀水库,卸下近千只野猫“放生”时,他们没想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善举”正在演变成一场生态灾难。视频中惊恐跳水的野猫、网友愤怒的声讨、政府紧急的查处,都在拷问着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行善?

11月1日的迎咀水库边,成箱的野猫被倾倒而出,部分惊慌失措地窜入山林,更多的则在驱赶下被迫跳入水库。这些被宣称“从餐馆救助”的动物,转眼间又陷入了新的生存危机。迎咀水库是周边居民的饮用水源地,漂浮的猫尸和潜在的病菌传播直接威胁着数万人的饮水安全。源潭镇政府工作人员证实,水库设有管理所,平时严禁入内,这群人很可能是通过镇界交界处偷偷潜入。
表面看是“救助”,实则暗藏双重生态杀机。野生动物专家指出,大规模放生家猫会严重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一只野猫每年可猎杀上百只小型动物,近千只猫的捕食量足以让一片区域的鸟类、两栖类种群遭受灭顶之灾。另一方面,被迫适应野外环境的家猫存活率极低,要么成为生态杀手,要么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痛苦死去。这种既不考虑动物福利,又无视生态平衡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满足自我道德优越感的“表演式善良”。
该事件暴露出某些动保人士认知的严重偏差。真正科学的动物保护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专业评估、生态平衡、可持续性。盲目放生不仅违法,更违背了保护生命的初衷。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清远相关部门已展开调查,这类行为必将受到严惩。
生命需要敬畏,而非自我感动的表演。当我们下一次想要“行善”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举动是真的在帮助生命,还是在满足自己的道德虚荣?保护生态需要理性与科学,任何脱离实际的“善良”,都可能变成伤害自然的利刃。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