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夯实底盘:
五年创纪录,水利“含金量”拉满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
这五年,我国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我国已建成9.5万座水库,总库容超1万亿立方米,水库类型、数量及高坝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这五年,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9000亿立方米。
我国建成全球服务人口最多的农村集中供水体系,“十四五”末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6%。
目前,我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覆盖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全领域需求。
释放能量:
一滴水发六次电,清洁走廊点亮中国
10月17日,三峡集团发布最新数据: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
这个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就是“十四五”期间建成的。
这条清洁能源走廊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跨越1800公里,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在推动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