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近日成功为一名肾衰竭患者小力植入其姨妈捐献的肾脏。这是该医院首例跨血型活体肾移植手术,不仅挽救了小力的生命,也标志着医院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岁出头的小力因肾衰竭病情恶化,肾移植成为唯一的救命选择。危急时刻,小力的姨妈毅然提出捐献肾脏。然而,医学评估发现两人血型不合。在肾移植领域,血型匹配曾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受者体内天然存在的血型抗体会在新肾脏植入后发起攻击,导致移植肾急性排斥坏死。
省二医器官移植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孙其鹏解释说,小力体内针对姨妈血型的抗体若不清除,新肾脏将在数小时内报废。为解决这一难题,孙其鹏带领团队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多学科会诊,制定了“先脱敏、再手术”的方案。术前脱敏治疗是关键的技术难点,通过血浆置换技术将含有高浓度抗体的血浆替换为健康血浆,并配合免疫吸附技术清除残留抗体。
经过多轮治疗,小力的抗体水平降至安全阈值,手术进入核心阶段。团队在小力姨妈体内精准找到并分离肾脏血管,以微创手术方式完整摘取肾脏;在小力体内找到匹配的血管与输尿管,将新肾脏“无缝对接”。最终,手术顺利完成,姨妈的肾脏成功植入小力体内。
术后,小力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在防止排斥和预防感染之间寻找平衡。省二医医护团队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用药方案,每天监测肾功能指标,细致调整药物剂量。术后恢复阶段,小力体内的新肾脏工作状态良好,肌酐等关键指标恢复正常范围,意味着肾脏已具备正常代谢功能。
孙其鹏表示,未来医院将持续优化技术方案,让更多生命在医术与大爱的护航下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