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家国同庆,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在古城逛逛国潮市集,跟着赛事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家人一起打卡沉浸式展览......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各地围绕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文化体验等方面丰富特色产品供给,将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文化创新提升旅游品质,创意发展彰显魅力。当前,人民群众的文旅需求正在经历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变,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深层次、个性化的文化体验升级。这一转变也推动文旅产业不断拓展内涵、创新形式。在上海百年商船会馆,沉浸式园林实景音乐剧《耋戏生》创新采用“半流动式”观演模式,观众随着剧情发展穿梭于古建筑实景空间,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亲身感受民族商业兴衰与戏曲非遗传承的百年历程;四川德阳中江县觉慧村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旅游体验,游客在挂面制作过程中领略十八道工序的精妙,体会匠心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提升文旅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业态创新拓展消费场景,融合发展释放潜力。文旅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和融合能力。今年黄金周假期,“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等消费模式蓬勃发展,生动体现了文旅消费与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领域深度融合产生的强大市场吸引力。四川遂宁通过举办大型足球赛事,巧妙设计“赛事+旅游”联动模式,推出凭票根享受住宿折扣、特色伴手礼等优惠政策,同步发放700万元专项消费券,有效将观赛人群转化为旅游消费主体;成都新津区创新推出“津鲤卡”,将赛艇公开赛与鱼头火锅美食季有机结合,实现文化流量向经济增量的高效转化......以核心文旅活动为牵引,有效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资源,拓展文旅产业边界,激活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性循环,为假期经济注入了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