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烧光,车主逃命真难?电动汽车火灾频发引担忧。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再度引发公众担忧。10月23日晚,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过程中车底出现火花,火势迅速扩大,车内两名驾乘人员停车后顺利开门逃生,最终车辆被烧到仅剩车架。十天前,一辆小米SU7 Ultra在发生碰撞后起火,路人施救时未能打开车门,最终造成驾驶人死亡。

电动汽车火灾一旦发生就难以扑灭,这一直是公众恐惧的重要原因。每当此类事故发生,人们会关注车门能否打开及车内人员能否顺利逃生。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些火灾是如何发生的?是否可以避免?
生活中因电池引发的火灾并不少见。尽管电动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人们对电池安全性的担忧并未消散。理想汽车召回了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的理想MEGA 2024款,共计11411辆,为其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及前电机控制器。此次召回的成本预计超过10亿元。
理想汽车表示,经内部调查与分析,发现该批次车辆由于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在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这款防腐性能不足的冷却液仅在理想MEGA 2024款部分车辆上使用,其他车型不受影响。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外壳中排布着电芯,这是电能储存单元。电芯工作时需要散热,通过设置通道让冷却液流过带走热量。一旦铝板被腐蚀,具有导电性的冷却液渗透,就可能导致短路。电动汽车冷却液国标在今年3月28日发布,10月1日实施,而此前仅有针对燃油机动车冷却液的要求。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