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北京的刘女士有一个12岁的孩子,今年把孩子送去了河北最好的中学读书,孩子一到晚上就会胃疼肚子疼,不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没有精神也不愿意和同学说话,连吃饭也受到了影响,最后被确诊为轻度抑郁。
其实有些人也有过抑郁的情绪,初中那时候不懂,经常会不自觉的哭,不想见人,觉得活着没意思,也许我不严重,所以经常自己看励志的书去鼓励自己,对着镜子笑,告诉自己你最好看,你可以的,加油,给自己心理暗示,挺过来那段比较灰暗的时间。
幸存者偏差而已,以前对这方面的意识不深,不管是医疗还是群众都不在意而已,现在网络发达,你看到的新闻多了,加上社会意识到了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你认为多了。再加上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各方面的原因的综合结果。社会节奏快,社会压力大,大人都感觉压力山大,更别说孩子了,孩子从起跑线就开始拼了,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童年的美好。
因为这个心理疼痛的描述,会令很多不理解的外人误以为是假想出来的痛,实际上患者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痛,并不会随着开心点、想开点就能转移。
自以为自己是抑郁而已,没经过医生判断还说不上是《抑郁没被家长重视》,只是程度不足以让家长觉得要医生。并不是针对未成年人,多少成年人自己小病懒得看医生最终发现时已是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