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既想“好好谈判”,又想“软饭硬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沈逸]
我们现在要讲的是最近引发广泛关注的中美关系。
美国贸易政策顾问、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了一个讲话,今天我也做一个逐段的解析。
一
全文7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4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第1段到第13段)你可以看成是一个宏观的宣誓,就是所谓拜登政府对于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关系的一些总体性的认识及基本看法。那么这里面会看到什么?
第一,美国对于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有一个判定标准的。拜登政府承认中美双方关系是复杂的并且存在激烈竞争的,但是拜登政府又很会说漂亮话,说会欢迎这种竞争,前提是支持美国工人,有助于美国的发展,在美国国内创造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对美国有好处的竞争,美国是要的——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但是后面有一句非常漂亮又令人恶心的话:“我们需要负责任地管理竞争,并且确保它是公平的。”也就是说对于这个竞争,美国不仅是运动员,而且是裁判员,甚至是游戏的创立者;在竞争的过程中,只要它发现出现问题,就要对竞争进行管理,从而确保这种竞争以有利于美国的方式去展开。
然后他们一个帽子就扣上来:为什么说中国是不公平的?因为“中国不遵守全球贸易规范,削弱了美国和其他地方的繁荣”。什么叫“不遵守全球贸易规范”?很简单,你搞社会主义。
第6段的那句话:“近年来北京在其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体制上加倍努力。越来越明显的是,中国的计划不包括有意义的改革,以解决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共同的担忧。”这句话是暗藏杀机的。
美国的思路从冷战时期到现在很简单,市场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只有计划,不存在叫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美国不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所以它所谓的游戏规则就是你先要变成一个符合美国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你中国弄不动,没有发生这个变化,我搞不了你了,那我现在就用贸易规则搞事情,这是放的狠话。
接下来怎么去做?你会发现拜登通常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会在放完狠话之后往回收。什么叫“往回收”?“就我们与中国的关系而言,对美国工人来说,最好的做法是发展美国经济,在美国创造更多机遇、更多有更高工资的就业机会。”这不是正确的废话吗?
在美国给美国工人提供就业岗位,这是美国政府的责任吗?不。她这边就绕了一个很搞笑的圈子,先讲了一番狠话指责中国的政治体制,抛了一些狠狠的口水,然后开始说美国工人,说我要拉回来去做国内的投资,还要给拜登做个广告——“作为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我打算在美洲贸易动态中实现拜登总统关于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政策的愿景,我们需要表明贸易政策可以成为造福于日常生活的力量。”
这边她说了一句极其搞笑的话——“贸易政策可以成为让每个人生活更好的推动力”。你美国不是公有制,你美国在贸易政策当中即使从中国这儿获利了,这个利是到资本那儿去的。要解决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二次分配问题,这个就是标准的骗美国工人的选票的说法。
她说了第二个是投资。投资什么呢?除了投资工人以外,还要进行明智的国内投资,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投资研发清洁能源技术,加强制造基础,要通过美国的救援计划,政府要与国会密切合作,等等。
第一部分总体上就是把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慢慢往后温和性地拉了一步,但是又在意识形态上加了一分,以谋求在政治上均衡。这个很显示出拜登团队特色。
视频截图
二
第二部分是第14段到第21段。这部分其实是核心的干货,讲了拜登政府对华战略在经过9个月评估之后要做4件事情。
第一个就是和中方讨论所谓第一阶段协议下的表现,以及如何继续去推动那些他认为有利于美国产业的承诺,包括农业等等一些问题。
第二个就是启动有针对性的关税排除程序(a targeted tariff exclusion process)。她说“将确保现有的执法结构最符合我们的经济利益,如果有必要我们将继续开放额外排除程序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成,我们对中国要做出让步,因为对中国增加关税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不符合美国企业的利益。就是要怂,但是我们不是怂,我们现在是不会让步的,我们的“排除”是一个不叫怂的怂,叫作“有针对性的关税排除程序”。
第三,“我们对第一阶段中没有解决的中国以国家为中心的非市场贸易行为表示严重关切。我们将努力执行第一阶段的条款,我们向北京提出更广泛的政策问题。”就是我们要继续讨论你国企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这些东西是天津会谈的时候王毅外长交给美方的三条底线之一,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国核心的政治制度是没有什么谈判议程的。
在这条上面,美方悄无声息地往后退了一步。特朗普政府说中美之间这个是第一阶段协议,有第一阶段就有第二阶段,他先把第二阶段吃掉了,也不谈,但是放一些高调,我们要软饭硬吃。
她还在这里面威胁说:“我们将使用我们所拥有的所有工具,并根据需要开发新工具。”什么叫“我们拥有的所有工具”?就是说本质上这些牌美国已经全部都打过了。后面她甚至为了描述清楚这一点,她把所有打过的牌全部讲了一遍,从诱导型的到机制型的。就像在《少林足球》里面那个反派人物说,从裁判到守门队员都是我的人,你怎么跟我打?
就这种,我们顶住了;特朗普这种单边极限施压,我们也顶住了;现在他要回到原点坐下来跟中国就事论事去谈一些东西,但是他还有一些新的想法。
最后她说:“至关重要的是将继续盟友合作,制定21世纪的公平贸易政策,并且促进市场经济和民族国家竞争。”就是拉帮结派。尤其是包括9月份,她参加的一个在匹兹堡的会议上,美国商务部的部长在那边直接讲,如果要降低中国创新的速率的话,美国和欧盟要联手合作。其实就是联手把中国拽下来。
三
第三部分很有意思,从第22段一直讲到第50段,这是最长的一部分,在为自己进行辩解。
前面所谓的对策其实是非常不清晰的,没有干货,和大家对于你9个月的时间交出一份作业的预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她在什么地方花了很大的功夫?回顾。她以钢铁、光伏、半导体这三方面的例子回顾中美关系的演进,大体上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
这段东西,我这边有一个不成熟的假设,我怀疑有一些类似于余茂春这样的角色从大陆这边叛逃过去,过去之前有一些我们政府内部的人可能贡献了一些东西,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写得挺高明的。高明在哪?她表扬了一段东西,就是把国家主导的经济融入由致力于开放市场导向原则的人所创建的贸易机构。她把20世纪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进程纳入到了美西方对苏东阵营进行和平演变的框架下。
这个表述以前没有那么阴险的,没有那么赤裸裸,没有那么公开和直白,但是她这边讲出来,她说:
“当时世界面临一个重要挑战,如何将国家主导的经济融入由致力于开放市场导向原则的人创建的贸易机构……在解决这一困境时,一些人认为对中国的工农业出口及中国国内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将得到巨大推动,其他人则认为这将导致加速和大规模的失业。最终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第25、26段这两段里面一定有内部的人士向她提供了当时中国内部的争论以及对这种争论的解决,这让美西方尤其是像戴琪这种站在民主党一侧的人非常敏锐地感到了某种希望,希望可以复刻当年在一个叫苏联的国家去支持所谓改革派去对抗所谓保守派。
戈尔巴乔夫(资料图/BBC)
然后她开始指责中国说:“从2001年开始的15年内,美国与北京进行了双轨策略,一个是年度的高层对话,一个是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她构建了一个叙事架构,这个叙事架构给人一种感觉,好像你中国当年加入WTO承诺的所谓要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美方认为中方给出的承诺是中方准备在限定时间里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把自己变成一个像苏东阵营一样的国家,美国以此为交换条件让你进入WTO,然后过去15年间的所有对话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她在重构这段历史。从中方的角度看过去,我跟美方谈的是具体的贸易问题;在美方看来,不对,我要告诉你,我们当初开出的所有做生意的条件都是假的,我要把你共产党干掉、把你中国的社会主义干掉是真的。
事情如果按照这个样子下去,戴琪在和中方后续的谈判当中一定会碰壁的,因为这个没法谈,它是一个重大误判。谁给了她这个东西,误导了美方决策?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在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模式上加倍努力,而面对对话和执法渠道都没有产生一定变化的现实,前任政府决定采用不同的范式……”她甚至把特朗普的逻辑演变给拉顺了,原先他们是排斥的,现在接受了,并且把故事说白了,就是:软的不行用硬的、硬的不行用软的,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你中国听劝就劝你,中国听骗就骗你,中国听吓就吓唬你;如果都不行我就揍你,揍到你接受我的条件为止;如果都不行,我想一想,总结一下再来一遍,或者进行排列组合。
从这个协议里面也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第38自然段讲了一个抽象的东西,就是说中国政府的这种基于政府大规模投资的行业,它在跟美国这种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竞争的时候有多少优势,美国人称之为损害。然后她以钢铁行业为举例。
你会发现其实差别就在于:第一,在中国的模式下产生了一个为中国人民服务的中国政府,它的政策天然是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第二,它在目标取向上保持了一致性,它不会出现美国的一种情况,就是说你现在掌握政权的这个人是共和党的,而我是一个民主党的政治人物,我也想去掌握政权,所以你的政策即使是对的,我也一定要把它给搅黄,否则的话我就抢不到选票。
这种事情在中国是不存在的,美国认为这样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是我的一个坏习惯,你没有这个坏习惯,结果你混得比我好,这就叫不公平;你必须比我更烂,你必须混得比我更差,你必须染上我的这些坏习惯,最后你输给我,这就是公平的,你就是听话的。这个东西是非常非常拧巴的。
而且需要注意,从第22自然段到第50自然段这29个自然段当中表现出来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美国现在向全世界尤其是向中国证明,不管是民主党像拜登和戴琪这样的人,还是共和党像特朗普和蓬佩奥那样的人,他们的脑子基本上遇到中国这儿,第一它是时空穿越的。我看到这个例子时,非常非常的错愕。这个是什么年代的事情?这个是什么产业?你拿这个来做例子,不就是冲着宾夕法尼亚州的选举人票吗?不就是冲着锈带吗?在那装模作样。
第二,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涉及到三个主体——中国政府、美国政府、美国工人。戴琪这种美国政府里面出来的人,她的逻辑是:美国政府、美国工人在美国国内日子过得不好是由中国政府导致的,美国政府的任务就是去盯着中国政府买单,根据美国政府的要求做这个做那个,做完了之后美国工人的生活自然就上去了。如果上不去咋办?没关系,再来一遍,一头牛剥N层皮,不行了再抢一遍。
四
第四个部分就是怎么办,继续把前面的四个措施换套措词说一遍。
第一,高顶帽子,以实力地位出发,“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特别强硬;但是后面那句看得真是笑死人。什么叫“以实力地位出发”?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进行谈判跟接触。第51自然段她这样说:“因为我们正在投资于我们的工人和我们的基础设施”。
就像以前有一部很老的动画片,里面讲的是一只兔子和一只狼的故事。那只狼总是会被打飞到星际外,它每次被打飞之后都会说一句话——“兔子走着瞧,我会回来的”。现在以实力地位参与,已经有点像“我美国一定会回来的”。什么时候回来?二三十年以后——我在投资我的工人跟基础设施建设,那个东西没有个15、20年,你想搞这个事情啊?!
第二,第53自然段讲什么修复桥梁,使我们的港口现代化;投资教育、工人培训;投资研究开发……第55段讲为什么要这样做——“中国和其他国家几十年来一直在投资基础设施,如果我们要在全球市场上竞争,我们要在国内进行同等或者更大规模的投资。”你在向中国学习,但是又是半吊子地、半信半疑地学习。
还有讲到了“跟中国同行进行坦诚对话”。什么叫“坦诚对话”?你知道这个东西现在搞笑到什么程度吗?它里面实在是没有任何干货,以至于“frank conversation”已经变成了戴琪要跟中国进行接触的策略的名称。
然后“还将直接与中国就其产业政策进行接触。我们的目标不是激化与中国的贸易的紧张局势,我们准备好部署所有工具,并探索新的工具开发……”这些东西,你可以理解为软饭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