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32条款”尚未确定,市场却不断传出各种消息。一方面有消息称美国政府计划要求本土制造芯片与进口芯片比例维持在1比1,另一方面又说要根据每台外国电子设备所含芯片数量来征收关税。这些政策将对台积电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台湾岛内强烈关注。
《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研拟一项新计划,旨在要求芯片公司在美国国内制造与进口的半导体数量必须达到1比1。若企业无法长期维持这个比例,将被加征关税。这项计划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提出的“科技公司若在美加码投资,就可免约100%的半导体关税”。
实现美国本土芯片产能与进口量相同面临诸多困难,因为海外产品价格更低,供应链难以调整,且提升美国供应仍需时间。一旦新政最终得以实施,可能会让本已错综复杂的关税制度更加繁琐。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已和半导体产业高层商讨相关想法,并表示这是为确保经济安全的必要之举。
美国政府官员多年来一直担心,美企过度依赖海外生产的芯片,尤其是台湾芯片,而台湾地缘风险高。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全球经济最糟糕的一点就是台湾几乎主导了半导体生产市场。美国政府正竭力推动,让美国及其盟友能确保半导体供应链生产安全无虞,可能会将三至五成的生产转移,可能转移到日本或中东。
自特朗普放话可能对台积电、三星等企业征收芯片关税以来,市场弥漫着一股强烈不确定性。新一轮方案更具针对性,似乎锁定不在美国生产的公司。这代表美国芯片政策正发生重大转变,对台积电而言恐怕意味着大麻烦,因为美方可能要求台积电在美国厂与台湾厂的制程与产能保持同等水平。此外,台积电在美国的制造布局已引发台湾社会疑虑,许多人担心台积电变成“美积电”。
台湾亚太商工总会执行长邱达生认为,美国政府在政策处于研拟阶段就放话,明显担心台积电赴美投资是做做样子。美国也知道其制造业人才欠缺、工资贵、员工难搞,对于半导体厂商而言,在美国制造不见得能获得最大利润。因此,美方通过媒体告诫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晶圆厂要认真且加速量产高级芯片。他直言,美国一边提供免税优惠,一面祭出高关税,玩两面手法吓唬台湾半导体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