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如何飞出新高度?从火箭“30分钟拎箱即发”说起
从“嫦娥”奔月、“神舟”飞天、“天宫”遨游,到智慧城市、工程进度实时观测,再到手机通信、无人机配送,当前,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它就是空天信息产业。
空天信息产业包括哪些领域?
我国如何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链?
空天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什么是空天信息产业?包括哪些领域?
空天信息产业,是指运用航天器(如卫星、火箭、探测器等)和空间基础设施,收集、处理、分析来自地球及太空的数据,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涵盖商业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应用等领域。
空天信息的产业链包括:
上游的火箭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
中游的卫星运营;
下游的数据应用。
近年来,在商业航天热潮的推动下,空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新的产业增长点。而我国的空天信息产业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在重庆,空天信息产业早在“十四五”规划就被列为未来产业集群之首,2024年,聚集上下游企业就超过220家。
“集装箱”发射平台
实现火箭拎箱即发
发射一枚火箭,从准备到升空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吗?
重庆一家科技企业给出的答案是:30分钟。它是国内首家民营火箭牌照持有企业,主要为商业公司发射小卫星和智能小型运载火箭。
这个十分普通的蓝色长条形集装箱,就是他们最新的研发产品——“集装箱”发射平台。随着工作人员按下“一键起竖”键,内部隐藏的火箭逐渐显露真容。相比传统液体燃料火箭发射7—15天的周期,集装箱发射平台可以实现“30分钟拎箱就发”的智能快速响应。在山火、地震等救援中,可以快速完成灾区通信卫星部署。
零壹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江澜:我们这款火箭采用固体动力,所以它可以满足快速响应的发射需求,不需要临到发射再去加注燃料,非常方便转运。
空天信息产业从“天边”到“身边”
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性工程,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发射上万颗卫星。
广袤的宇宙孕育着无限商机,向天空要发展?这不是开玩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仅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产值就达到300亿元。空天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正不断孕育新经济形态、拓展新应用场景,这个“高大上”的产业,其实已经从“天边”走到了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