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大战”愈演愈烈,九毛九旗下的太二酸菜鱼也被卷入其中。近年来,九毛九股价持续走低,公司开始寻求变革。核心品牌太二酸菜鱼不仅在海外开拓门店、调整菜品结构并引入鲜活食材,还加快了预制菜布局,旗下预制太二酸菜鱼已登陆山姆等渠道,售价为119.9元/份。
凭借“酸菜比鱼好吃”的口号,太二酸菜鱼曾助推母公司九毛九上市,5年时间上演了餐饮界的流量神话。2021年初,九毛九股价曾创下37.8港元/股的历史高峰,市值高达近550亿港元。但之后几年,九毛九股价一路下行。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九毛九报2.18港元/股,市值仅剩30亿港元,缩水超过94%。
九毛九在资本市场遭受冷遇的背后,反映出公司近年来业绩不佳。今年上半年,九毛九处于调整转型阶段,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实现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减少16.05%。随着股价下跌,九毛九创始人管毅宏的财富也大幅缩水。
近期,九毛九被调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最新财报显示,九毛九旗下三大核心品牌太二、怂火锅、九毛九(西北菜)集体失速。太二酸菜鱼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9.49亿元,同比下滑13.3%,门店数由2024年6月末的612家收缩至547家,半年内净闭店65家。这是太二酸菜鱼自2019年助力母公司上市后首次出现大规模关店。
另外两大主力品牌表现也不如人意:怂火锅上半年实现收入4.17亿元,同比下降3.5%;九毛九西北菜的表现更为惨淡,上半年仅录得收入2.26亿元,同比跌幅高达22.6%。
太二酸菜鱼曾因独特的定位和口味成为酸菜鱼界的“天花板”,获得“排队王”称号。2019年巅峰时期,翻台率高达4.9次/天,客单价一度冲上80元。然而,截至2025年中报,太二的翻台率下跌至2.2次/天,客单价降至73元。昔日网红品牌面临预制鱼片工艺质疑、SKU品类单一化、品牌新鲜感消退等问题,多地出现门店撤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