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AI,一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在资本热潮中迅速崛起,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近日,Figure AI宣布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是其去年上一轮融资估值的15倍。本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英伟达、英特尔资本、Salesforce、高通创投、LG Technology Ventures等多家顶级机构和产业资本跟投。
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初创公司到行业中的超级明星,Figure AI展现了硅谷式的估值神话。然而,随着估值的飙升,Figure AI也面临着技术真实性和商业落地能力的质疑。Figure AI的崛起究竟是具身智能革命的前奏,还是资本与叙事共同编织的泡沫?在全球人形机器人的竞争中,估值第一的背后,期待与质疑并存。
Figure AI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致力于研发自主通用人形机器人。其首款产品Figure 01具备双足行走、灵巧操作和多模态感知能力,适用于仓库、工厂和家庭等多种场景。创始人Brett Adcock有丰富的前沿科技创业经验,曾创立eVTOL公司Archer Aviation。凭借过往的成功经历和清晰愿景,他迅速吸引了顶级资本的关注。
2023年5月,Figure AI从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的投资者手中筹集了7000万美元,用于加速Figure 01的开发和制造。同年10月,Figure AI正式推出Figure 01,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进入2024年,Figure AI发展更为迅猛。2月,公司宣布完成6.7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26亿美元,投资方包括OpenAI、微软、英伟达和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同时,Figure AI还宣布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将大语言模型能力注入机器人系统,引起行业震动。然而,合作并未持续太久。今年2月,Figure AI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并推出了名为Helix的VLA(视觉-语言-动作)端到端机器人AI模型。Helix采用“快慢双系统”架构,被认为是解决机器人实时控制与复杂任务理解矛盾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