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老农保仅退本金 难补信任缺口 养老承诺落空_商家新闻_资讯_绿达之家网[Lvda56.com]

媒体:老农保仅退本金 难补信任缺口 养老承诺落空

   2025-08-23 21:34:40 互联网绿达之家网13
核心提示:退本金成本低、操作简单,却无法兑现当年缴费所承载的养老承诺,更难弥补参保人心理落差和制度信任的缺口

退本金成本低、操作简单,却无法兑现当年缴费所承载的养老承诺,更难弥补参保人心理落差和制度信任的缺口。29年前买的“老农保”不翼而飞,到现在却只能退本金?据报道,1996年,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一对恋人去镇政府民政办领结婚证时被要求缴纳200元购买一份社会养老保险。如今这对夫妻发现当初购买的“养老保险”并不存在。

媒体:老农保仅退本金 难补信任缺口 养老承诺落空

8月21日,长宁县梅洞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确认,粟培确实有这么一个“红本本”,但当时并没有养老系统,经查询也无存档记录,现在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退还当年的200元保险金。

根据报道,民政部1992年发布了一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了当时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粟培结婚时购买的社会养老保险可能在该背景下产生。民间将1992年开始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称为“老农保”。随着“新农保”的推行,各地启动了“老农保”的“并、转、退”工作,但粟培购买的这份“老农保”不知因何没有被及时处理,也没有在社保系统形成档案,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社保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复杂,其社会成本通常由各方面共同分担。粟培其实非常无辜,在当时的历史情形下,年轻农民很难主动购买社保。这份社保没有被及时清退甚至“不存在”,并非他的责任,而是源于制度建设初期的漏洞和档案管理不健全。

在这种情况下,只退还200元本金相当于让粟培一人承担了绝大部分损失,并不公平。29年前的200元,无论计入通胀因素、存为定期,还是按照目前的社保缴费回报估算,29年后都应该有几倍的收益。这笔钱虽然依旧不多,但总比只退还当年的200元本金要好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绿达之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绿达之家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news.tianlu58.com/371745.html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绿达之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ldzj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