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消费者,一波实打实的“金融国补”政策来了。近日,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今年9月起,满足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国家财政贴息。
该方案明确了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贴息标准和贷款经办流程等细节。例如,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最高不超过3000元,涉及多个消费重点领域;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根据《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本次个人消费贷贴息覆盖面广泛,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关于贴息标准,《实施方案》规定,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这一政策无疑将直接降低融资成本、释放消费潜力。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贴息政策是一项创新举措,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提振信心和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政策将激发相关经营主体和居民有效融资需求,扩大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消费贷款和相关贷款投放,并将利率稳定在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