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国家秘密安全造成威胁。国家安全机关今天披露三起典型网络安全案件,防范“小疏忽”酿成“大隐患”。
1、“钓鱼”邮件窃密工作邮箱被盯上
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有时因工作需要,设有向全社会公开的工作邮箱,而这类邮箱也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视为攻击目标。某单位按规定公开邮箱并向社会征集意见。一日,工作人员打开邮件时,电脑界面自动跳转至“某邮箱超大附件下载”界面。工作人员直接点击下载并解压,邮箱的账户信息和相关内容因此泄露。经查,该邮件实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钓鱼”邮件,窃取用户凭证和数据资料等敏感信息。
2、使用出厂默认密码智能网络摄像头遭境外攻击
李某为保障商铺安全,在门口安装了智能网络摄像头。一段时间后,李某发现每到午休或夜间时,摄像头总会自动旋转,面向商铺外远处的港口方向。李某立刻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经查,该摄像头存在定期访问境外网址并传输数据的情况。由于该设备使用的是出厂默认弱口令密码,且长期未进行软件更新,被境外黑客攻击,导致监控系统控制权限被攻击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