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广东佛山地区暴发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广泛关注。广州、中山等地也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
7月22日,世卫组织召开发布会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避免2004-2005年那场波及近50万人的大规模基孔肯雅热疫情重演。此次疫情自2025年初在全球多地激增,最早在法属留尼汪岛、马约特岛和毛里求斯等印度洋岛屿上暴发。估计留尼汪岛已有三分之一人口感染。目前病毒已扩散至马达加斯加、索马里、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并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出现病例。除了中国,该病在欧洲大陆的传播也引发担忧。自2025年5月以来,法国已报告约800例输入性病例,意大利亦有病例确诊。
多位专家表示,中国公众需要重视基孔肯雅热这一“陌生”的疾病。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使这些媒介生物迅速扩散,蚊媒携带的多种病原体,令全球公共卫生面临巨大挑战。
2025年7月8日,广东佛山市突发基孔肯雅热疫情,首例病例为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随后疫情迅速扩散。截至7月24日,广东佛山五区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累计病例破四千。其中疫情暴发地——顺德区,其病例已达3627例。尽管病例激增,佛山市卫生部门强调目前所有病例均为轻症,且未发现人传人现象,传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患者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剧烈的小关节疼痛及皮疹,通常可自愈,但高龄或有基础疾病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关节疼痛。
世卫组织虫媒病毒负责人戴安娜·罗哈斯·阿尔瓦雷斯在日内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年,法属留尼汪岛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马约特岛和毛里求斯也暴发大规模疫情。她警告称,20年前的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也起始于印度洋岛屿,病毒如今再次蔓延至马达加斯加、索马里、肯尼亚等地,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亦有疫情暴发。更让人担忧的是,并非位于热带的欧洲国家法国和意大利近期也报告了部分病例,且部分患者并无非洲旅行史,而欧洲医生对该热带病毒缺乏经验,导致诊断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