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达成哪些成果。9月1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中美开始第四轮高层经贸谈判,第一天结束后,中国连出两张“王炸”,不仅让美国代表团措手不及,也让远在华盛顿的特朗普阵营彻底陷入焦虑。
第一张王炸,是谈判前夕中国商务部正式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涉及范围广、打击精准;第二张王炸,紧接着就是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展开进一步调查。
这两张牌打得不只是贸易对手的脸,更是精确命中美国自诩坚不可摧的科技命脉。高通、英伟达、德州仪器、亚德诺半导体等公司第一时间感受到压力,资本市场也迅速作出反应,英伟达股价盘前下跌近2%。
那么,中国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手?又为何将矛头直指模拟芯片和英伟达?接下来的故事,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美国这边刚刚列出三十多个中国实体加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包括23家中国企业。中方没有多说废话,直接动用法律武器进行反制。这不是“情绪化回应”,而是有的放矢。商务部迅速启动对美国模拟芯片的反倾销调查,是一次通过合法国际规则表达立场的行动,师出有名、合情合理。
被调查的模拟芯片产品包括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汽车、电源控制、工业电子等领域。它们虽然不是所谓的“先进制程”,却是电子设备运作的关键节点。打击这类产品,精准切入了美国芯片企业的盈利命脉。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在2022年至2024年内,自美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价格下降了52%,进口量却增长了37%,直接压低了国内厂商的销售价格。这些证据正是本次反倾销调查的基础。中国并不是凭空出手,而是有理有据地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次被点名的美国企业里,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半导体最为典型。它们的产品长期占据中国市场,不仅价格低,还有打压本土厂商的倾向。而随着矽力杰、圣邦微电子、杰华特等国内模拟芯片公司的崛起,中方也有了更多底气进行反制。
另一方面,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更是有备而来。英伟达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风头正劲,但也屡屡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