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个人财产开始,财富传承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是寒门陋舍三间、薄田五亩,要在兄弟之间求得双方满意的分配也绝非易事。如果财富多至21亿美元或百亿元人民币之巨,那将是对“家长”公心和智慧的极大考验。若财富分配还要加上非婚生子女,其中的顾虑和焦灼只有宗庆后这样的当事人才能体会。
为非婚生子女设立家族信托,信托由专业机构打理,隔绝了风险,各个子女优渥的生活有了保障,宗庆后可谓用心良苦。但这份充满父爱的家族信托却成了家族矛盾爆发的导火索。非婚生子女一纸诉状,将他们和宗馥莉的矛盾公之于众,关于这份家族信托是否被“击穿”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经过四十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创一代”们普遍面临财富传承交接的问题。家族信托作为经过上百年实践、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工具,也越来越多地被高净值人群所采用。但没有一项工具完美无缺,仔细观察宗家争产案每个细节就可以发现,家族信托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须严格遵循其固有的约束条件。资深专业人士剖析宗家家族信托设计上的缺陷,并延伸至境内市场家族信托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从历史脉络来看,现代家族信托的制度根基在英国得以成熟,随后传入美国并实现规模化发展。20世纪美国经济腾飞造就了庞大的富裕阶层,巨额财富的管理与传承需求推动家族信托成为信托业务中的专有业务类型,相关业态逐步发展壮大。随着中国富裕人群的快速增加,家族信托作为家族财产传承的重要工具逐渐被中国高净值人群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