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枢纽竞赛中,深度有时比广度更重要。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近日初步具备了竣工验收条件,预计10月底前可投入使用。届时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相当于每天运输33万人的超级流量池。这意味着广州白云机场将超越北京大兴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在北京、成都等城市纷纷布局“双机场”以提升自身枢纽地位时,广州却选择做大做强白云机场,这背后有着深刻考量。白云机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机场。2024年,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同比增长20.89%,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内旅客吞吐量排名中,上海浦东机场以微弱优势领先,但两者都是第一机场的有力竞争者。如果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广州白云机场曾连续四年位列全国第一,不仅超越北京首都、上海浦东,还远超深圳宝安、成都天府等机场。
广州白云机场惊人的吞吐量背后是持续的基础设施跃进:2004年开启“双跑道”时代;2015年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三条跑道的机场;2018年二号航站楼启用;2023年T1、T2实现贯通;2025年T3航站楼即将投用。一旦T3航站楼开通运营,广州白云机场或将在吞吐量上重回榜首,并在规模上成为广州一座新的超级地标。
从城市定位来看,广州的目标是建成世界级交通枢纽,白云机场运输能力增强对广州提升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长久以来,广州一直是海外华侨和外籍人士的汇集地,国际影响力巨大。2025年一季度,广州白云机场口岸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5%。客流、货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商贸流、人才流等依托白云机场在广州快速集聚、交换流通。
作为外贸支柱,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贡献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额,全球每卖出三台手机,其中就有一台是广东制造。强大的制造能力需要强大的运输能力支撑。近30年间,白云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12倍,跃升至全球第九,国际运力占比高达58.5%。即将启用的T3航站楼将进一步提升机场货邮能力至6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