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上,兄妹俩因一笔200万元的款项争执不休。哥哥坚称这笔钱是借款,而妹妹则认为这是母亲留下的房产卖房款。哥哥提到自己经济状况不好,妻子正在闹离婚,孩子在国外读书需要供养。妹妹则表示自己得了卵巢癌,刚刚化疗完,没有能力偿还。
法庭的气氛变得凝重,兄妹俩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困境。这段纠纷背后隐藏着一段被时光蒙尘的手足情。父亲早逝后,哥哥独自经营公司,照顾家庭,对妹妹关怀备至。母亲去世后,哥哥买下了母亲留下的房子,并将其换成两套房子。2015年,哥哥将其中一套房子以约200万元的价格卖掉,把钱转给了妹妹。然而,对于这笔钱的性质,兄妹俩始终存在分歧。
承办法官杨光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原来,兄妹间的矛盾始于2018年底,当时哥哥生意出现问题,急需用钱周转,但妹妹没有伸出援手。从此,哥哥十分生气,两人断绝了来往。后来,哥哥希望妹妹还款,但妹妹避而不见,最终哥哥将妹妹告上了法庭。
杨光意识到,如果判决,可能会两败俱伤。哥哥即使拿到钱也无法弥补情感的裂痕,妹妹患癌本就经济拮据,即使还了款也无法挽回曾经的手足情。因此,解决本案的关键在于调解,不能让兄妹带着怨恨离开法庭。
杨光从昔日兄妹情入手,试图唤醒双方的回忆。妹妹逐渐明白自己的自私和任性伤害了哥哥,愿意承担一部分还款责任,但由于患病经济困难。哥哥则表示曾经付出太多不愿退让。杨光明白,哥哥的坚持更多是委屈和不甘。于是,她鼓励妹妹主动向哥哥道歉,并坦诚沟通自己的病情,争取哥哥的理解。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兄妹双方来到法庭。经过法官、律师的努力,调解终于有了进展。虽然哥哥理解妹妹的困境,但他表示自己也需要独自抚养在国外读书的孩子。最终,在法官和双方律师的帮助下,哥哥同意大幅减让还款数额,让妹妹分期偿还50万元。
调解成功后,哥哥关心妹妹的病情,提出为她购买进口药物。妹妹感激不已,表示会经常去看望哥哥。兄妹俩在法庭里相拥而泣,杨光也感到欣慰。曾经情深的手足如今终于重归于好,法庭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