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刘进向院方捐款1个亿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南都记者随即联系到刘进本人,他表示了感谢,但婉拒了采访。
据华西医院介绍,这1亿元善款为刘进参与的科研成果转化的个人所得,将用于在华西医院设立专项规培发展基金,不仅该院职工,外院委培生、硕士研究生等住院医师也在受益范围,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28日上午,眼科医生陶勇转发此消息称,刘进有一句名言是:“我快退休了,准备回老家种点菜,过过陶渊明的日子。之前我是一个农民背景的医生,之后我是个有医生背景的农民。”
1亿元善款来自科研成果转化奖励
出生于1956年8月的刘进,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医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临床麻醉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麻醉与危重症医学教研室主任、麻醉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带领的华西医院麻醉科,已连续11年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名列全国第一。
除了长期深耕麻醉研究与临床医疗,刘进在新型麻醉药物研发方面也有多项成果产出。他参与的“吸入麻醉的研究”,曾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国麻醉学研究团队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其中就涉及了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据华西医院介绍,此次这笔1亿元的捐赠,就是来自刘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所得:2020年至2021年,华西医院与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新型骨骼肌松弛药物”、“超长效局麻药”两项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7.5亿元。因两项合同涉及的新药制备专利技术均由刘进及其团队研发产出,按照该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刘进个人获得了1亿元奖励资金。
南都记者从华西医院官方网站查询到,今年7月,刘进团队的“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获批1.1类麻醉新药证书”、“5亿元合同经费启动骨骼肌松弛药物研发”重大转化成果,也获得了华西医院2021年“创新转化奖”。其中,“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于今年5月成功获批I类新药的《药品注册证书》,是该院获得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证书。
捐款将设立规培专项基金“为国育人”
9月27日下午的捐赠仪式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和刘进共同签署了在该院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的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刘进向院方捐赠的1亿元,将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和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具体包括奖励华西医院年度优秀的住院医师、年度优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年度优秀的二级临床专业基地、年度优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创新项目,以及支持优秀住院医师到境外、国外交流和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协议,凡是在国家和省级住培平台上注册培训基地为华西医院的所有身份住院医师,包括社会人、本院职工、外院委培(含西藏委培、全科定向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华西医院住院医师带教师资(含住培导师),均可获得基金的支持,受益者并不局限于该院,而是全社会。
刘进在27日的捐赠仪式上坦言,自己今年65岁,要退休了,“我和我的家人都认为,这笔钱用于我们家庭去过上更为舒适的退休生活,是一种浪费,而捐赠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事业,更具有社会意义,更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他认为,回馈学校、回馈医疗事业发展既是荣幸更是责任,非常荣幸和激动能设立这个基金。
南都记者了解到,刘进不仅是著名的临床麻醉学专家,也是我国现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2010年,他在接受医学期刊《中国医院院长》采访时谈道,要成为合格的医生,临床实践技能的积累与理论知识的掌握同等重要,过去我国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不规范,是造成临床医学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1995年开始搞住院医师培训时,我曾经说,这件事需要二十到三十年才能做好……我很庆幸,我坚持下来了,没有放弃。”
2000年,刘进被华西医院作为优秀人才引进时,就曾提出首先以他担任主任的麻醉科为试点,在该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3年后在全院推开。据院方介绍,至今刘进所在的麻醉科专业基地已经培养出了约全国5%的青年麻醉医师、约40%的麻醉科主任,华西医院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基地之一。
2003年至2013年,刘进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曾连续10年提出“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将其费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议案,最终被国家采纳并在全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