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今年的天气气候复杂多变,省政府新闻办于5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汛期气候状况表现为降水分布不均、旱涝风险叠加等特征。河南地理位置特殊,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处于南北气候和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带,历来水旱灾害频繁,是中国重灾区之一。
河南省气象局副局长顾伟宗在发布会上提到,今年以来该省存在降水前多后少、气温明显偏高、气象干旱发展迅速、大风日数偏多等特点。特别是4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达到19.8℃,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期间还出现了9次大风天气过程,平均大风日数达3.7天,创下了1971年以来同期最多记录。
根据河南气象部门与水利部门的研判,预计今年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偏多且气温偏高。具体表现为:降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旱涝并存及急转风险较高;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可能出现明显的阶段性洪涝灾害;全省气温普遍偏高,尤其是豫南地区高温热浪风险显著。
针对上述气候特征,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朱维亚表示,正在重点推进各类水源调蓄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排查与维护,确保能够应对旱涝交替的情况。同时,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任汝成介绍称,目前省内拥有2540座水库、超过1.67万公里的五级以上堤防以及5848座水闸,还有14处设计蓄滞洪量达38.41亿立方米的蓄滞洪区,形成了覆盖全省、较为完善的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