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地下室没事吧?”隔壁老张顶着雨伞在小区门口探头,“物业刚在群里喊话,让大伙儿抓紧挪车!”手机屏幕上,小区楼道群的消息已经炸了锅。6月29日傍晚,唐山路南区的陈女士刚把电动车推进楼道,雨水就像泼水似的从天上倒下来,瞬间淹了半个车轮。气象台的暴雨预警从黄色跳到橙色,不过眨眼的功夫。
闪电撕破天际时,石家庄裕华万达的地下商超出口摆起了沙袋阵。穿人字拖的小伙子蹚着淹到小腿的积水骂骂咧咧:“这雨下得比外卖小哥送餐还准时!”视频软件里,“暴雨”话题阅读量三小时蹿升800万次,有人拍到建设大街的轿车飘成小船,也有人发图调侃自家阳台成了“水帘洞景区”。
蓝色预警升级那晚,防汛办老李盯着监控屏直嘬牙花子。往年这时候防的都是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今年梅姑娘愣是提前半月发威。“地下管网每小时50毫米的排水极限,搁这场面根本不够看。”他翻着实时雨量图直摇头。更糟心的是,朋友圈有人转着十年前7·21暴雨的老照片,配文写着“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市政抢险车连夜出动时,住在老旧小区的王大爷发现新问题。去年改造的下水道口堵着半截树枝,雨水裹着垃圾直往屋里灌。“改造光顾着‘地上脸面’,忘了‘地下血管’。”社区干部踩着积水来帮忙,抢险包里还塞着居民刚送来的自制防水神器——塑料桶剪开的挡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