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停火,但世界对歼10C的议论却迅速升温。在克什米尔的荒原上,一架银灰色战机的残骸静静地躺着。印度飞行员拉杰什从弹射座椅中艰难爬出时,他没想到击落自己的霹雳-15导弹竟出自七年前还被西方嘲笑为“山寨作坊”的中国兵工厂。
这个原本普通的边境摩擦在全球军火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国《防务新闻》编辑连夜撤下头条,五角大楼的卫星照片传遍北约指挥室,北京某军工研究院的保密会议室里,工程师们的烟头塞满了十三个烟灰缸。
时间倒回2017年珠海航展,英国简氏防务记者曾用长焦镜头对准歼-10C的发动机尾喷口,在报道中刻薄地写道:“中国工匠或许能复制出苏霍伊的外壳,但永远偷不走罗尔斯的灵魂。”当时展台上那架编号“010”的验证机,此刻正悬挂着三枚霹雳-15实弹在喜马拉雅山脉巡航。
这种射程超过200公里的导弹在实战中展现的不可逃逸区让法国达索公司的技术顾问惊掉了咖啡杯——他们的阵风战机雷达告警系统比预设的规避时间整整慢了1.7秒。新德里某空军基地的监控录像显示,当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六个高速逼近的光点时,印度中队长辛格对着通讯频道喊出的最后指令带着难以置信的颤音:“这不可能是中国导弹!”五角大楼的秘密评估报告用红笔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字样下划了三条横线,这种能让导弹在末端攻击时二次点火的技术三年前还被洛克希德·马丁视为独门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