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前副主任医师肖飞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举报信提到,肖飞在患者麻醉后与助手董某离开手术室40分钟,使人们对医疗安全产生普遍担忧。
这类情况在临床上是否常见?是否影响患者安全?与常见情形相比,肖飞事件有何特别之处?经济观察报近期采访了多位三甲医院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
天津一家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医生林圆表示,在他所在医院,主刀医生提前或准时到手术室的情况大概有80%,晚到的约有20%。关于麻醉后到切皮前的时间间隔,医院多次强调一般不允许超过15分钟。但并非所有医院都有这样的明确规定。上海某三甲医院麻醉医生蒋呈认为,不同手术情形不同,有些复杂的手术需要更长时间准备,期间主刀医生可以不在场。
主刀医生晚到的情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很多医院规定了手术日的开皮时间,该时间与主刀医生的查房时间冲突。第二种是,主刀医生上午手术结束较晚,下午仍有手术排期,为加快进程会提前为患者麻醉。第三种是,部分主刀医生会同时做多台手术,后面的患者会提前麻醉以提高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种主刀医生晚到情况都有一个前提,即手术室内有主刀医生指定的所在科室其他医生全程在场。宣武医院一位外科医生介绍,如果主刀医生或其助手未在手术室,患者是不能麻醉的,患者进出手术室的全过程,主刀医生或其助手不能脱离。
在肖飞事件中,肖飞与护士发生争吵后,他与规培住院医师董某同时离开了手术室。肖飞称,当时他感到头晕、手抖得厉害,无法开始手术,他离开后回到病房喝水、吃降压药,一二十分钟后,他与同组朱医生一起返回手术间顺利完成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