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
进口出口数据一升一降,受哪些因素影响?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与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贸较大幅度增长?
出口增长6.9%:顶压前行诸多挑战和困难
出口增长6.9%;进口下降6%,这两个数据背后都有哪些因素影响?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时候,形容一季度的外贸是顶压前行,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出口依然实现了6.9%的增长。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一季度,我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二是国内产业创新,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工程装备、新能源产品等高价值产品出口动能强劲。
三是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2.2%
一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增长2.2%,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整体外贸比重继续提升至51.1%。为什么能实现这样的增长?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国外市场需求旺盛双重作用下,中国工程机械依托政策红利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技术创新、服务深化和品牌重塑,正在全球市场上重构起以过硬产品质量、不可替代技术和本土化服务为支撑的外贸增长逻辑。
走进山东一家工程机械企业的生产车间,所有生产线都已开足马力,正在加紧生产海外订单。车间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挖掘机排产已经到6月中旬。
外贸企业负责人张成伟:产品远销哈萨克斯坦、拉美、东南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达9亿元,同比增长15.46%。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出口总值超6亿元,占整体出口总值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