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本该是少女最明媚的年华。广东河源的女孩小李却在这个年纪被一种名为“颌面部骨质增生”的疾病拖入深渊。骨骼在她的面颊里野蛮生长,牙龈被侵蚀切除,8次手术的刀痕与反复复发的病痛将她推入了“毁容”的绝境。更残酷的是,那些异样的眼光和刺耳的嘲笑几乎碾碎了她活下去的勇气。
小李形容自己的病像是“切了又长的野草”。14岁时第一次手术切除了她左脸的增生骨块,但不到半年,骨骼再次畸形膨出,甚至蔓延到牙龈。此后的八年里,她经历了7次切除手术,直到下颌骨被部分截断,牙龈与牙齿一同消失。比病痛更难忍受的是外界的恶意。小学时同学喊她“钟楼怪人”,中学时路人对着她捂嘴窃笑。最绝望的时候,她缩在房间里整整三个月不敢出门,连妈妈都不敢看她的脸。社交媒体上,她记录病情的视频下,依然有人留言:“长成这样不如去死。”
某天,汪东城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小李的视频。镜头前戴着口罩的女孩,露出的眼睛却亮得惊人。她讲述着自己如何学会用吸管吃饭、如何在手术间隙考取大专文凭,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当晚,小李收到一条私信:“我是汪东城,想来看看你。”三天后,这位明星真的从广州驱车两小时赶到河源乡下。没有保镖,没有镜头,他带着一束向日葵,陪小李聊了三个小时。“他说我的眼睛很美,说我和他一样喜欢动漫,还教我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小李回忆时仍觉得恍惚,“他走的时候,我摸到了向日葵花瓣——原来真的不是做梦。”
这场相遇撕开了现实的两面性。一方面,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中,仍有公众人物愿意褪去光环,用最笨拙的方式传递善意。汪东城离开时悄悄垫付了小李的复诊费用,却要求医院保密:“别让孩子觉得被施舍。”另一方面,小李的邻居议论纷纷:“明星就是作秀,过几天谁还记得你?”但女孩只是笑笑,指着自己新买的《临床医学》教材:“他让我相信,能改变命运的从来不是怜悯,而是自己长出来的骨头。”